黑龍江:百萬大鵝振翅 助推林區振興
發布時間:2024-08-28 13:37:14 | 來源:黑龍江日報 | 作者:馬一梅 李健 | 責任編輯:吳一凡成群結隊的大鵝在林間溜達。記者李健攝
初秋時節,漫步龍江森工林區,綠水青山環抱間,那一抹抹奪目的“白”、一聲聲歡快的叫聲,平添了幾分生動與趣味。
去年冬天,黑龍江省冬季旅游火爆“出圈”,近期,夏季避暑游也再掀高潮。“鐵鍋燉大鵝”作為游客喜愛的東北美食,有效帶動了當地“鵝”經濟發展。
良好的自然生態和氣候環境,富饒充沛的水系,隨處可見的自然泡澤和天然綠色的優質林地,為龍江森工林區發展畜牧業提供了絕佳環境。
經過近兩年大力發展,如今,龍江森工林區已建設國有商品鵝養殖基地41處,養殖棚室236個,養殖量達到100余萬只。
精準定位念好“養鵝經”
今年是龍江森工集團的“產業項目突破年”,各林業局公司深入實施“一局一業”“一場一品”戰略,結合地域資源優勢,大力發展白鵝養殖產業,進一步念好“養鵝經”。
“嘎嘎嘎……”在迎春局公司向陽農場白鵝養殖基地,大鵝的叫聲不絕于耳,工作人員揮舞著手中的工具,將白鵝趕出圍欄,裝進筐內,稱重裝車。
“首批出欄的白鵝品種以霍三鵝為主,從第一批小鵝出殼、脫溫,到運送至各個養殖基地集中飼養,再到成功出欄裝車,每個環節都傾注了工作人員的辛勤汗水。”看著一批批白鵝順利出欄裝車,工作人員臉上洋溢著收獲的喜悅。
今年,迎春局公司11個基層養殖基地共飼養了30萬只白鵝,截至目前,首批白鵝共出欄1.4萬余只,已分別運往省內各合作企業。
“出欄第一批白鵝后,我們基地目前還有2萬余只白鵝,接下來還將繼續做好精細化管理,把現存欄的白鵝養好。回顧白鵝養殖這一路走來,有困難、有挑戰,但看到辛苦付出變成了實實在在的效益,也是收獲了滿滿的成就感。”向陽白鵝養殖基地負責人王軍睿說。
良性循環實現“兩手硬”
近年來,龍江森工林區積極推進生態產業化、產業生態化,打生態牌、走特色路,將大鵝養殖產業作為提升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。依托林下特色養殖的方式,形成“鵝吃林中草,草肥林中鵝,鵝肥林中土,土肥林中樹”的綠色循環立體經濟模式,實現致富創收和生態保護的“雙贏”。
走進鶴立局公司三號溝經營所,映入眼簾的是一方池塘、一片樹林,以及成群結隊正在林間“練兵”的大鵝。遠遠看去,鵝群形成了白色浪濤,時而奔涌向前,時而集體退去,場面十分壯觀。
“我們的鵝,喝的是山泉水,吃的是中草藥,純是林下溜達鵝,無論是體型、肉質還是毛質,都是特別好的。”三號溝經營所副所長杜清寶言語中流露出自豪之情。
走出養殖區,景致又不一樣,成排成行的蔬菜郁郁蔥蔥、生機盎然,綠葉隨風搖動,瓜果飄香。“這是我們開辟的一片鵝肥果蔬園。”杜清寶對記者說,“考慮到鵝肥難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,同時也避免鵝肥資源的浪費,將鵝肥進行集中處理,用作無公害果蔬種植,也是我們經營所大鵝養殖產業——林下種草藥、草藥喂大鵝、鵝肥培作物的最后一道閉環。”
不斷延伸打造“全鏈條”
為有效推進大鵝養殖標準化、科技化水平,各林業局公司采取“請進來”“走出去”的方法推動大鵝養殖健康有序開展。
在林口局公司,大鵝不僅是一道美食,還是重點培育壯大的林區特色產業。今年以來,林口局公司對大鵝養殖產業進行了科學、合理規劃布局,全力打造“孵化基地+育雛基地+養殖基地”的全鏈條大鵝產業體系,不斷推動大鵝養殖從集中養殖向多點開花的規模轉變,今年預計大鵝養殖可達50萬只。
“我們將立足市場需求和當地特色優勢,內引外聯大力招引鵝羽絨服、鵝絨被、鵝食品精深加工等知名企業,不斷延伸鵝產業鏈條,提升產業規模,做大做強鵝產業這篇大文章。”林口局公司產業部部長林振江說。
大鵝產業鏈條的形成,吸引了許多國內知名企業前來洽談合作。波司登羽絨服裝有限公司與龍江森工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,雙方將在羽絨原材料供應以及生產加工等領域展開合作。
白鵝“振翅飛”,唱響“向天歌”。未來,龍江森工集團將牢固樹立品牌意識,加強市場對接,全力以赴打造集品種改良、孵化、養殖技術研究推廣以及食品加工、銷售、品牌打造為一體的白鵝全產業鏈,努力提升產業規模,讓大鵝產業振翅高飛。
(來源:黑龍江日報 記者:馬一梅 李健)